星期二, 9月 27, 2005

[文章分享]功夫還多着呢!

文:梁寶山

拜讀雷競璇先生十二篇「文物典故考」,針對一個展覽作出的微觀評論,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結案陳詞大字標題〈展 覽工作亟待改進〉﹙《信報》八月十八日 ﹚已經是非常客氣。正如雷先生所言,重量級的文化節目在香港無日無之,由政府直接投放資源,數量目不暇給。但博物館作為體現文化權利的公共場所、學校教育 以外的普及知識機構,一般市民如何消費╱化博物館?博物館內外人士如何透過有效機制令精力和知識用得其所?均不是那些只鑽開幕酒會的高官所能體察的。筆者 暑期外遊,在東京閒逛過幾所博物館,同是處在新舊中西交雜的文化版圖上,比照起來尤覺自慚形穢。

香港人入館百態

要 了解一所博物館在一般市民的文化生活中起怎樣的作用,就得買門票,混在人群中聽免費導賞,既觀賞文物,亦細察講解人員是否用心、陳設是否便利, 更重要的是看看觀眾是否明白投入。香港人的修養一向有目共睹,在博物館音樂廳大談手提電話旁若無人。幾次在周日逛文化博物館,碰上本地遊旅行團,安排通常 是順道遊彭福公園和中文大學,把博物館當成景點而不是參觀展覽﹙這亦與今日博物館之地標式建築有關﹚。在等入場看印象派展覽的人龍裏,家長向帶習作紙的 女兒說:「看看這些在外牆上放大了的圖畫不就成了,為什麼要排隊?」老師們不懂得如何看,更不懂得把握機會在難得一見的實物前向學生即場解說,只顧在自 由學習的空間裏延續課堂的填充題......

全文: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68227&group_id=59

並刊於信報文化版2005年9月22日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