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31, 2005

Library Resources

CU Library Catalog


Databases [Subject] [A-Z]

By Subject
Art
Humanities

By Title
http://www.lib.cuhk.edu.hk/Common/Reader/Channel/ShowPage.jsp?Cid=356&Pid=2&Version=0&Charset=iso-8859-1&page=0&cat=A

Chinese Databases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中國期刊网全文數据庫 full-text


E-Journals

星期二, 10月 18, 2005

女性主義伸延閱讀─化名奧林匹亞

轉貼:

化名奧林匹亞

葉蔭聰

你一定有看過這幅畫,你可能知道畫家就是印象派著名人物馬奈(Edouard Manet),你甚至知道這幅叫甚麼名字--奧林匹亞(Olympia),但你一定不知道畫中人是誰。

一位只能存在於畫中的女人,事實上,她的名字叫Victorine Meurent(默蘭),也是一位巴黎的畫家,她甚至參展過沙龍,但是,要找出她畫的畫很難,要找出的她的生平亦難,因為傳統的藝術史及藝術圈關心的,是一個又一個的英雄。

受著藝術史家的Linda Nochlin的著名文章<為甚麼沒有偉大女藝術家?>影響,不少人紛紛在份屬男人世界的藝術史中尋找女性踪跡,筆者是外行,我知道的有「游擊女孩」(Guerilla girls),而Eunice Lipton則把自己女性經驗,跟藝術史連結在一起,寫成《化名奧林匹亞》(Alias Olympia)一書。

這本小書很吸引,也許有點合我的脾胃,我愛看畫,也愛看偵探小說,作者一開首把書寫得有點懸疑,當然,往後看,其實沒有甚麼真兇,不像小林英樹抽出梵高的嫂子;若然真有那麼一個兇手把Meurent埋藏在歷史的廢墟中,那就是藝術圈,以及藝術史的男性秩序。

「奧林匹亞」這幅畫在沙龍展出時,引起不少巴黎觀眾的憤怒,怎麼可以讓一名低下階層女子(faubourienne)進入這個如斯經典的姿勢及畫面?結果,這場風波點綴了馬奈的神話,卻沒有為她的身份帶來甚麼改變,唯一的好處是,她可以用「奧林匹亞」這個化名多討一點養活自己的金錢。

在Meurent 的同代(男)人中,有許多有關她生平的說法,最主導的說法是,Meurent竟然沒有活過十九世紀,但作者窮追猛打,最後發現,這名女子 活到1927/1928年左右;大家都說她生活潦倒沉淪,沒有辦法,她是一名單身女性,工人階級,用今年的說法,她是女同志,與女伴及母親同住,事實上以 及在十九世紀男性腦袋裡,她沒可能得善終,但Lipton小姐最後發現,雖然她的確艱苦,但她活到八十歲左右,晚年與一女人同住在一鄉間小鎮。

Lipton說,Meurent像她的母親,被遺忘被厭棄的母親,也像弗洛依德的著名個案Dora(多拉):

「當我讀了弗洛依德的多拉之後,我明白了,生平第一次,我明白了我的生活是如何地與默蘭和多拉聯繫在一起,我如何在情感上或職業上滿足別人的慾望。首先是我的父親,然後是我的教授,最後是我的愛人... ...女人在哪裡?我在女人們的峽谷。一個女人的峽谷。」(頁92)

作為藝術史家的Lipton自己也承認,她有點想尋找一個英雄,但她不會找到一絲痕跡,在藝術世界裡,在藝術史家的論述裡,連悲劇英雄也算不上,她是一位「失敗者」。

1 Comments:

hegelchong said...

補充:Manet的Olympia應該是取材自文藝復興時期Vecellio Tiziano的Venus of Urbino:
http://gallery.euroweb.hu/art/t/tiziano/mytholo1/u_venus.jpg

11:37 上午

星期一, 10月 10, 2005

Articles and visual materials for tutorial on November 14

Dear all,

Attached are the two readers that I hope students can discuss on the November 14 class (am I right about the date?). Both are quite easy to read and worthy of discussion.

I have only included one illustration that is discussed in the Chinese article, most of the other imag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in the internet or not too relevant. But if you feel the need and fail to track them down please let me know.

The examples mentioned in the English articles are not too important to me individually, but if needed the works of the artists can be quite easily found in various university libraries.

Kind regards,
Edwin Lai

Eisenstaedt VJ Day Kiss.jpg

Gefter Photography Supersized.doc

why not fake.doc

補充:有關9月12日的 “藝術評論, 藝術歷史, 歷史”一課

各位:

有關我在9月12日的 “藝術評論, 藝術歷史, 歷史”一課,有幾點想補充一下:

一, 我提到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藝術生產要有所進步的前衛主張,特別是在形式或風格上的改革. 當時同學要求舉例說明,我一時之間想不到好的例子而未能做到.

回家稍想一下, 其實20世紀初中國藝術改革就是很好的例子. 20世紀初從康有為,蔡元培到陳獨秀到徐悲鴻, 都主張中國藝術要朝向寫實主義的路走. 他們的共有看法,都是中國自清代四王以來的繪畫藝術形式和風格, 都不宜進行寫實主義的藝術,所以必須改良或者改革, 這樣中國的藝術才可能再生.

這種觀念, 跟班雅明的主張頗為接近, 當然班雅明那時想著的是引入新的科技生產媒體.

二, 我在討論末段時建議用當時歷史背境以看藝術 (錢納利與布魯士,又夏耀文的聖約翰教堂), 用我在開始時介紹的雅谷慎(Roman Jakobson)的溝通模型解說,是主張以時代背景來作評論藝術作品的context.

三, 有關藝術評論, 我總以為要提出批判性的角度,不然只是把作品的各方面分析綜合一下, 實在沒有甚麼發展對話的價值.

各位若有異議或不明瞭之處, 歡迎賜電進一步討論.


黎健強
2005年9月29日